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铁路运输论文_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

来源:中国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5-12 09: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 1.1 相关术语释义 1.2 地质安全评价的目标任务 2 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思路 2.1 高原山区铁路建设的特点 2.2 地质安全评价的阶段划分和工作流
文章目录

1 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

1.1 相关术语释义

1.2 地质安全评价的目标任务

2 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安全评价思路

2.1 高原山区铁路建设的特点

2.2 地质安全评价的阶段划分和工作流程

    2.2.1 阶段划分

    2.2.2 工作流程

    2.2.3 地质安全评价要素

2.3 评价成果表达与应用

3 地质安全评价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3.2 区域尺度地质安全评价

3.3 关键区段地质安全评价

    3.3.1 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评价结果分析

    3.3.3 评价结果应用

3.4 工程场地地质安全评价

    3.4.1 活动断裂对深埋隧道的影响评价

    3.4.2 深埋隧道岩爆问题的地质安全评价

    3.4.3 深埋隧道涌水突泥的地质安全评价

    3.4.4 深埋隧道高温热害的地质安全评价

4 讨论

4.1 地质安全评价的核心是工程地质分区分段的思想

4.2 地质安全评价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关系

5 结论

文章摘要:工程地质评价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面向新时代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提出了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以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实例。着重提出:服务铁路工程的不同规划建设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尺度要求,规划阶段适用区域廊带尺度,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可≤1:5万,目的是定性给出廊带安全性或适宜性;可研阶段适用关键区段尺度,以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1:1万~1:2.5万,目的是进一步厘定不良地质组合和重大地质风险,指导线路比选和优化;设计阶段适用工程场地尺度,聚焦具体的地质风险或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比例尺1:2000,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专题分析研究进行专项评价。通常,随着地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对应地质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地质安全评价结果可根据地质风险等级与防治难度划分为安全、较安全、欠安全和不安全四个等级,目前技术条件下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地带应首先考虑避让。建议把地质安全评价纳入国家级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环节,并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2039

论文分类号:U212.22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网址: http://www.zgdzzz.cn/qikandaodu/2022/0512/1579.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人工智能在地质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下一篇:地质学论文_促进地质调查与科研高质量融合的思

中国地质投稿 | 中国地质编辑部| 中国地质版面费 | 中国地质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