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深耕(2)

来源:中国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18 01:4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有效解决地热供暖砂岩热储尾水回灌这一世界难题,水文二队自2006年起开展了多项地热回灌试验研究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该队采用地热资源“一采

为有效解决地热供暖砂岩热储尾水回灌这一世界难题,水文二队自2006年起开展了多项地热回灌试验研究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该队采用地热资源“一采一灌、换热间供”模式在德州市德城区实施了山东首个砂岩热储地热回灌示范工程,保证地热尾水回灌入井,达到用热不耗水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目标。连续6个供暖季以来,每年回灌率均达到100%,每年可节省煤炭近109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857吨,按照一棵树年吸收18公斤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160棵树1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冰岛地热专家盛赞其为“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可持续开发的伟大贡献”,国家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该示范工程“地热能开发利用标准化示范项目”认证铜牌。为推进融合发展,山东省地矿局同德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水文二队进一步融入地方发展,协助制定完成了《德州市地热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8—2023年)》《德州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等。

一项项成果的取得是水文二队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结果,新时代他们又向更高的目标发起了冲击。

水文二队立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黄河国家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先后获批山东省科技厅“地热清洁能源探测开发与回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首个地热方向院士工作站和“山东省地矿局地热资源勘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创新团队”等,建立了国内首个“大型野外地热回灌模拟试验场”和山东省首个研究地热开发与地面沉降关系的分层沉降监测示范工程。成立了教育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德州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开展山东省首个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试验与潜力评价前沿研究、压缩空气深地储能中试试验,在服务德州减污降碳上拥有了科技新举措。

发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新能

近年来,该队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从青海到四川、从宁夏到内蒙古、从山西到河南,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该队开展地质工作的就有七个。沿着黄河足迹、唱响地质新歌,该队实施了黄河流域(滨州-东营段)生态地质调查评价、青海省木里矿区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和内蒙古、青海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项目,为落实“四水四定”方面提供了优质地质服务。

该队主编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建立标准化试点1项,确立了在地热尾水回灌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山东省地热田成矿模式、采灌均衡资源评价与找矿突破”获2018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地热资源探测理论技术突破与清洁供暖产业化应用”获2019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研制的仿生耦合PDC钻头等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山东省实现地热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永续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网址: http://www.zgdzzz.cn/zonghexinwen/2022/1018/1674.html



上一篇:除隐患保安全!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开展安全
下一篇:地质学的研究思想

中国地质投稿 | 中国地质编辑部| 中国地质版面费 | 中国地质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